大风车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李善长来面见老朱,主要是商讨一个顶要紧的事情,那就是中书省的人员配置,六部诸卿,应该安排谁,还有各种典章制度,甚至官服衣帽,这些事都要有个结论才行。

按照惯例,李善长都拟定好了一套草案,过来和朱元璋商议。按照惯常的经验,朱元璋会很认真跟他讨论,权衡利弊,然后最后敲定,得出一个君臣都很满意的结果。

这也是他们两个之间的默契,毕竟张希孟管得已经够多了,这种事情他是不太参与的。

但是很凑巧,今天张希孟也在,李善长就少不得打起精神头儿,仔仔细细,向朱元璋解说,千万别弄出差错。

他一连说了差不多一刻钟,说得口干舌燥,嗓子冒烟,朱元璋竟然只是听着,丝毫没有打断的意思,这和以往完全不同。

老李的心怦怦乱跳,不安的预感越来越强烈,张希孟到底说了什么啊?他偷看看张希孟,发现张希孟看着上面,神游天外。

无可奈何,李善长鼓足勇气,偷眼看看朱元璋,发现老朱也是微微含笑,“李先生,咱听明白了,你这是把原来的中书省升格了一下,虽然执掌更多,区分更加仔细,但改变不多,这种事情,你做主就行了,如果日后有什么运转不便的,再来告诉咱就是了。”

“说下一项吧!”

老朱语气轻松,随手接过草案,只是扫了两眼,就果断写下“如拟”两个字,然后盖上了吴王大印,从头到尾,没有任何质疑,答应得干净利落。

看到这一幕,李善长彻底傻了,不对劲儿啊!

他熟悉的套路怎么变了?

不是应该仔细研究吗?

这么重要的人事安排,朱元璋怎么能轻飘飘放过?

这不科学!

李善长再度看向张希孟,张希孟怔了怔,问我的意见?

“李相,从前中书省运转良好,也没出过什么大的纰漏,就这样挺好的。我也是右相,对于你的安排,我双手赞成!”

李善长迟疑片刻,终究不好再说什么,只能继续往下说……天可怜见,今天的朱元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说多了,他几乎没有发问,只是听着,绝对从善如流,丝毫没有为难老李。

哪怕有些明显草率的议案,包含着明显的漏洞,这是李善长有意留给朱元璋修正的,毕竟身为属下,要给上位的表现空间。

这一点李善长拿捏死死的。

可诡异的是朱元璋竟然没管这些漏洞,仿佛没看出来似的。

一切都按照李善长的意思办,连改都没改。

老李心慌了,他倒不是担心这些小漏洞,毕竟以李善长的手段,在执行的时候,完全可以轻易消除。

问题是他弄不清楚,朱元璋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莫非说眼前这个上位是假的?弄个傀儡在这里糊弄事?

不然根本没法解释清楚,以往事必躬亲的朱元璋,怎么会舍得放权给自己?

老李是越来越糊涂。

而且由于朱元璋的配合,他准备一大堆的公文,足足可以讨论一天,甚至讨论到半夜三更的内容,只用了不到一个上午,就全部解决了。

在李善长的手里,只剩下最后一份东西,这就是官吏的俸禄问题。

说来有趣,老朱起兵也有好几年了,但是官员的俸禄竟然还没有确定。

这主要是因为早期文官不多,彼时金银用处太大,不能随便发了,宝钞还没有开始印刷……文官就仿效将士,一起领禄米,而且还是在同一套体系里,准确说此时的朱家军没有俸禄的概念,只有军饷,文官也是一样。

好在这时候粮食是硬通货,偶尔张希孟还会撺掇朱元璋,给点赏赐,逢年过节,加个三石两石的。

总体上官员还能过得下去。

等渡江之后,官员队伍越来越膨胀,尤其是举办科举之后,使得地方官吏人数太多。如果还像之前那么发禄米,就要从军屯里面出。

武将们早就承受不住,迫切需要改革。

顺带着老朱登基,正式建立文武属官,李善长就弄出了一套单独的俸禄体系,附在六部官员,职责划分,冠带衣帽等等一大堆事情的后面。

相比起前面那些,俸禄自然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李善长琢磨着朱元璋在讨论一天之后,大致听了听,就会答应,所以没怎么在意。

可是今天的情况变了,最不起眼的俸禄问题,反而成了压轴大戏,老李只觉得压力如山,但也要打起精神来。

“上位,百官代天牧民,责任至重。官俸高低,关乎人心士气,马虎不得。但是国家草创,百废待兴,也不能承受过多的俸禄。因此臣再三思量,觉得应该参照宋元的标准,适当损益……”

李善长提到这里,发现张希孟和朱元璋都沉吟不语,似乎有什么意见,李善长的心越发下坠,不好!

大宋只这段时间,抨击最多的朝代,而元朝又是要推翻的昏君伪朝,参考这俩货,朱元璋怎么可能满意?

因此李善长急忙道:“臣是参考了宋元的俸禄,不过已经压低了很多,尚不足宋朝俸禄的三分之一……若是上位有疑问,臣这就修改!”

老李战战兢兢,把有关俸禄的清单递给了朱元璋。

一旁的张希孟却是心中暗笑,这个老李,还真是会算计。赵宋的俸禄是出了名的多……且不说那些吓死人的正式俸禄,光是每逢年节,给朝中宰执重臣的赏赐,就足以让人咋舌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风车文学推荐阅读: 国之大贼抗战:从八佰开始大昏君皇帝是怎么苟成的太白纪略封侯超级兵王铁十字弹痕我在亮剑当兵王民国之文豪崛起明末重生之门在下不才,乃当世名将三史剑客闹大唐明末钢铁大亨凌云志异大唐摘星人浪在江户那些年大文豪李治你别怂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末日之最终战争娱乐春秋霸蜀赤色黎明大宋最强航海王大唐之争霸天下极品家丁我在大宋贩卖焦虑寻唐
大风车文学搜藏榜: 满唐春陛下,朕是大唐的忠臣寒门崛起大唐超级奶爸曹贼凶猛全面战争之帝国之王长安末大唐双储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峥嵘江山大明:我皇孙的身份被挖出来了太医拿剑扎人很合理吧大秦:皇陵签到十三年,百万阴兵抢救大明朝大唐万户侯附身吕布少年八贤王家父汉高祖我在玩转密社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唐朝工科生天官狙击荣耀三国:开局帮曹操大破袁绍会穿越的佣兵苍穹下的征途明朝好丈夫从红海行动开始的文娱抗战从穿越川军电视剧开始重生之红星传奇
大风车文学最新小说: 神煞将星朕不吃这一套崇祯的皇帝模拟器大唐,诸天店铺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神话秦汉:我的字典能称霸世界战场中的角色扮演只想躺平的我不想当皇上我要成为战神我就是要做皇帝亮剑之最强尖刀连亮剑:从代管新一团开始陈氏子大宋最强航海王大秦:开局成为墨家钜子穿越明末:开局一个末日小镇大顺盛世奇观误国:我要重振魏武雄风亮剑:咱李云龙打的就是精锐谍雁陛下,朕是大唐的忠臣埋葬大清蝶谍晋砺避风波帝国纨绔小少爷我真不是那个道人从明末开始生存唐朝现代人北宋投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