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车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因为亩的面积完全一样,在分地的时候就不得不考虑好地坏地的问题,当时总得原则是“以产定数”,大致就是分到好地的就少分,分到坏地多分。考虑这样可以大致拉平各家各户的总收入。

但是会计说这样实践下来问题很大。分到坏地的农户要投入更多的劳力去生产,反而加剧了他们的负担。

“没有大牲口,种20亩好地都吃力,何况有的人家分得地差,要种三四十亩!”会计说,“很多人为了图省事,就种不大需要伺候的红薯、杂粮。为了这分地的好坏,村里不少人有意见。要按照我们老家的习惯,好地坏地水田旱地,一亩的大小都是不一样的,反而要公平些。”

关于这个情况,我已经不止一次听到村干部和村民反应,看来我们工作中“拍脑袋决策”还是太多了,对实际面对情况的复杂性估计不足。

除了分地面积上的问题,农民的个人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出来,许多移民不熟悉稻作生产,而天地会不组织生产他们熟悉的小麦、谷子、高粱,也不提供相应的种子和技术指导,许多农户就采取粗放式的种植,产量很低。

会计说移民一开始有怪话:种了一辈子地,现在还要几个南蛮子来当夫子,教自己种地。现在怪话少了,但村民还是很想种小麦。

这些鲜活的情况提醒我,移民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农村工作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不能一刀切。尤其是每亩地的实际面积并不一样这一点,更使我体会到农村的数字概念有较大弹性,甚至可以由村里人约定俗成。这一点不符合标准化,但在农村的确有一定合理性。如何能兼顾到合理性又能坚持标准化,看来是一个考验我们执政能力的课题。

户籍档案因半年没人查看,许多页粘到了一起。我翻来翻去,看不出农村人口的流动,除去生育和死亡人口,建村以来都没有变化。但具体一打听,有十几个农民已招工去了临高和琼山,不在本村居住了。因为没有迁徙户口,户籍档案未能及时准确的反映。

接下来我走访了村里的几户人家,第一户是村会计,他家里有5口人,3个女孩,大女儿二女儿是妻子改嫁带过来的,只有小女儿是在当地出生的。这样的重新组合家庭在各个移民村落里是很多见的。

他家分了30亩地,有水田有旱地,番薯年亩产500多斤,水稻年亩产300来斤,加上当会计的补贴,在村里算是好的。因而家里有较多的日用工业品,吃粮中的细粮比例也高一些。

从会计家出来,我又顺路随机走访3户农民。其中一户中年两口子带两个儿子,大儿子20岁了,年前在甲子煤矿打工肩部受伤后病退回家,如今在家务农,因为干不了重活收入受到很大影响,没钱也娶不上媳妇。小儿子最初在家,去年招工去了三亚,但也积不到什么钱,春节前回村是空手进家门。老两口现在的最大希望是是两个儿子能找到媳妇--却因为彩礼问题希望渺茫。

这个家庭的境况,是农村的一个小小缩影。以前我也调查过一些农户,多数出去打工的未婚年轻人,经济上对父母几乎没有什么资助,自己能成家立业就算不错。不言而喻,农民收入翻番的“账”还要重新算算,切不可盲目乐观,要采取多渠道综合增收的措施。

喜欢临高启明请大家收藏:(www.dfcwx.com)临高启明大风车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大风车文学推荐阅读: 国之大贼抗战:从八佰开始大昏君皇帝是怎么苟成的太白纪略封侯超级兵王铁十字弹痕我在亮剑当兵王民国之文豪崛起明末重生之门在下不才,乃当世名将三史剑客闹大唐明末钢铁大亨凌云志异大唐摘星人浪在江户那些年大文豪李治你别怂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末日之最终战争娱乐春秋霸蜀赤色黎明大宋最强航海王大唐之争霸天下极品家丁我在大宋贩卖焦虑寻唐
大风车文学搜藏榜: 满唐春陛下,朕是大唐的忠臣寒门崛起大唐超级奶爸曹贼凶猛全面战争之帝国之王长安末大唐双储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峥嵘江山大明:我皇孙的身份被挖出来了太医拿剑扎人很合理吧大秦:皇陵签到十三年,百万阴兵抢救大明朝大唐万户侯附身吕布少年八贤王家父汉高祖我在玩转密社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唐朝工科生天官狙击荣耀三国:开局帮曹操大破袁绍会穿越的佣兵苍穹下的征途明朝好丈夫从红海行动开始的文娱抗战从穿越川军电视剧开始重生之红星传奇
大风车文学最新小说: 神煞将星朕不吃这一套崇祯的皇帝模拟器大唐,诸天店铺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神话秦汉:我的字典能称霸世界战场中的角色扮演只想躺平的我不想当皇上我要成为战神我就是要做皇帝亮剑之最强尖刀连亮剑:从代管新一团开始陈氏子大宋最强航海王大秦:开局成为墨家钜子穿越明末:开局一个末日小镇大顺盛世奇观误国:我要重振魏武雄风亮剑:咱李云龙打的就是精锐谍雁陛下,朕是大唐的忠臣埋葬大清蝶谍晋砺避风波帝国纨绔小少爷我真不是那个道人从明末开始生存唐朝现代人北宋投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