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车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朱劲松呵的冷笑一声,反问道:“倘若有人天天跟你说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这种屁话,你会不会认为这种屁话是正确的?”

“换言之,倘若天天有人在你耳边说一些钱聋老狗有功于中原堂口的屁话,你会不会也认为这种屁话是正确的?”

说到这里,朱劲松的脸色又不禁变得有些难看:“咱们这一代人倒还好一些,毕竟咱们是经历过大清统治的,都知道大清到底是个什么鸟样儿,也知道钱聋老狗到底都干了什么狗屁倒灶的事情。”

“可是下一代人呢?再下下一代人呢?”

“长此以往,可能就会有些没脑子的蠢货会相信这种屁话,他们会认为钱聋老狗有功于我中原堂口,他们会认为我大明的版图是他大清奠定的,他们就会认为大清的几个奴酋全是明君圣主,男的会以当奴才为傲,女子会以嫁给这些建夷为荣。”

朱三顺愣了愣,问道:“应该不会吧,毕竟咱们大明的教科书上可都写的明明白白的,但凡有那么点脑子的,应该也不会相信这种屁话,皇兄是不是想的太多了?”

朱劲松却摇了摇头,说道:“那你来告诉朕,这些小册子还有报纸之类的玩意是怎么回事儿?”

“不得不承认,咱们大明虽然普及了社学和县学,百姓们也大多都识了字,可是百姓们依然愿意相信报纸和书本上所说的东西。”

“更关键的是,人们只愿意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只会看那些自己愿意看的。”

“如果把钱聋老狗说成明君圣主对一部分人有好处,那这部分人就会愿意相信钱聋老狗是个明君圣主,正如他们愿意看那些花边小报而不是大明报纸一样。”

这不是朱劲松想的太多,而是没法子的事情。

比如说在九年教育都已经普及的情况下,但凡是认真上过历史课的应该都知道大清讲究的是八旗铁杆,螨汉不婚,但是人们依旧喜欢看这个传那个攻略,久而久之,大清的皇帝们自然就变得英明神武,大明的皇帝们自然也都是昏庸无道。

事实上呢?

事实上,大明皇帝当中的地板砖,堪称是中原历史上所有汉家天子之耻的英宗皇帝朱祁镇,也远比大清皇帝当中的天花板康雍乾的上限更高。

因为某些包衣阿哈们只要一提起大清就言必称康乾盛世(雍正表示还得有个雍),而只要一提起大明,这些阿哈们就会说朱祁镇如何如何,顺便再说崇祯年间的百姓是如何民不聊生。

至于说百姓活不下去的年间为什么会有了《农政全书》以及《泰西水法》、《天工开物》之类的农业书籍和科学书籍,那包衣阿哈是肯定不会提起来的。

甚至于,连造就了所谓糠钱剩世的甘薯,也跟他大清没什么关系——《甘薯疏序》是徐光启写的,甘薯这玩意早在万历初年就已经引进到大明开始种植,老徐也一直在琢磨着该怎么才能推广开甘薯的种植。

可惜的是,大明凉了,推广甘薯这种事儿居然成就了钱聋老狗的名声——所以,万历年间就已经引进开始种植的甘薯,为什么会成了钱聋老狗的功绩?钱聋老狗他爹还有他爷爷为什么没有推广?

答:钱聋老狗他爷爷忙着日射兔子三百只,钱聋老狗他爹成天忙着跟甄嬛、华妃等一众小娘皮们在后宫里哈皮,包括钱聋本人也一直在忙着下江南,推广甘薯是民间自发的行为,跟钱聋老狗还真就没什么关系。

当然,包衣阿哈们是肯定不会承认这一点的,不仅不会承认,甚至还得把大明的皇帝们都拖下去。

比如说,某些有学问的包衣阿哈们会拿着农业专家徐贞明来举例子——万历十二年,徐贞明终于在北京培育出了能够在北京种植的水稻,后来在永平府进行了试种了近四万亩,后来取得了大丰收,其后北京能够种植水稻的事情传遍了北京,老百姓欢呼雀跃。然而,明朝的大臣却拿这件事小题大做,各种扭曲事实,搞起了党争,最终万历皇帝下令禁止推广。

瞧瞧,坑人不?这大明朝廷是不是够腐败,是不是不在乎百姓的死活?亡了是不是活该?

再瞧瞧包衣阿哈们是怎么说大清的:

大清入关后,面对明朝留下的烂摊子,推行了减免赋税、招揽流民、鼓励开荒、更名田(分明朝藩王之土地)等措施,使得由明朝遗留下来的社会矛盾得到了缓和,经济也开始恢复,在顺治九年的时候年,大清全国人口大约为6000万,但是在糠稀元年的时候已经恢复到了1亿。

为了解决大清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糠稀皇帝规定,新开发的土地可以免除六年的赋税,鼓励人们到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开垦,同时还想方设法的提高土地的单产量,推广高产的农作物。

然后,糠稀皇帝就发现宫廷中的丰泽园内的稻田有一株水稻“鹤立鸡群”,比其他水稻早熟2个月其后就开始开始不断地试种,增加规模,同时,因为这种水稻是糠稀皇帝发现和培育的,所以又被称为“御稻种”。

而在糠稀皇帝之后,人家天天忙着跟甄嬛等一众小娘皮们嗨皮的雍正爷又立即成立了营田水利府,大规模种植水稻。乾隆帝上台后,继续雍正的事业,在北京附近排除沼泽之水,开辟水田,最终,清朝又培育出了一种新的水稻,被称为“御田米”,水稻亩产由原本的240斤,一跃而升至940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风车文学推荐阅读: 宰执天下大明王侯皇帝是怎么苟成的太白纪略封侯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帝国的崛起铁十字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特种兵之超级打卡系统凌云志异大唐摘星人大文豪霸蜀大宋最强航海王大唐之争霸天下我在大宋贩卖焦虑红楼之挽天倾寒门崛起抗战从穿越川军电视剧开始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大唐财阀士子风流重生999次,我在大唐搞基建大学士从李元芳开始穿越1480之新世界幽灵帝国拜占庭在下不才,乃当世名将
大风车文学搜藏榜: 满唐春陛下,朕是大唐的忠臣寒门崛起大唐超级奶爸曹贼凶猛全面战争之帝国之王长安末大唐双储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峥嵘江山大明:我皇孙的身份被挖出来了太医拿剑扎人很合理吧大秦:皇陵签到十三年,百万阴兵抢救大明朝大唐万户侯附身吕布少年八贤王家父汉高祖我在玩转密社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唐朝工科生天官狙击荣耀三国:开局帮曹操大破袁绍会穿越的佣兵苍穹下的征途明朝好丈夫从红海行动开始的文娱抗战从穿越川军电视剧开始重生之红星传奇
大风车文学最新小说: 神煞将星朕不吃这一套崇祯的皇帝模拟器大唐,诸天店铺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神话秦汉:我的字典能称霸世界战场中的角色扮演只想躺平的我不想当皇上我要成为战神我就是要做皇帝亮剑之最强尖刀连亮剑:从代管新一团开始陈氏子大宋最强航海王大秦:开局成为墨家钜子穿越明末:开局一个末日小镇大顺盛世奇观误国:我要重振魏武雄风亮剑:咱李云龙打的就是精锐谍雁陛下,朕是大唐的忠臣埋葬大清蝶谍晋砺避风波帝国纨绔小少爷我真不是那个道人从明末开始生存唐朝现代人北宋投机者